烟台融媒4月20日讯(记者 殷新 通信员 许琳 摄影报道)清明事后,乍暖还寒,招远市夏甸镇天鹅湖畔流水淙淙、风光旖旎,大沽河沿岸的果蔬大棚内人流穿越,欢声笑语不竭。做为保守的农业大镇,近年来,夏甸镇持续聚焦农业财产成长,不竭优化农业财产布局,以成长示代农业劣势从导财产为沉点,因地制宜扩大大棚生果蔬菜等特色财产种养规模,指导保守农业向高效农业、特色农业转型升级,实现农业增收、农人增收,帮力村落复兴。4月12日,持续的大风气候给招远市夏甸镇带来一场“倒春寒”,但正在山罩李家村王巍志的樱桃大棚里,却呈现出一幅朝气蓬勃的丰收图景:农户们手持卡尺,按照樱桃大小等规格分类采摘,然后敏捷分拆发货。这些抢“鲜”上市的大樱桃最高卖价跨越280元/斤,最早一天后便会呈现正在、上海等大城市消费者的手中,有的还漂洋过海卖到韩国和塞尔维亚等国度。王巍志的大棚樱桃不单给本人带来了可不雅的收入,还让山罩李家村的良多村平易近实现口就业。村党支部王家伦告诉记者:“日常平凡正在大棚里打工的村平易近有十几小我,每人每天可获得120元的收入,樱桃采摘忙的时候就需要20多人,每人每天可赔140元。如许算下来,村平易近仅正在樱桃大棚打工,每年就能增收30多万元。”正在夏甸镇青龙夼村,乡亲们也正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。和山罩李家村分歧,青龙夼村是一个靠种菜年销百万的“明星村”。记者正在现场看到,一排排划一齐截的温室大棚非分特别显眼,一垄垄黄瓜长势兴旺,一颗颗西红柿像红宝石似的挂正在枝头,正在片片绿叶映托下,显得鲜艳欲滴,上门收购的菜商川流不息,发卖火爆。正正在采摘的农户张燕欢快地说:“这茬西红柿是客岁9月份栽种的,2亩大棚能收一万斤摆布的西红柿。刚种上的黄瓜也已喂上了豆粕了,浇灌水用的是甜美的山泉水,亲戚伴侣经常来采摘,本人也常来摘着吃。都是不打农药的绿色食物,欢送大师来采摘。”“现正在青龙夼村蔬菜农场一共有20多个大棚,施的满是农家肥,纯天然、无公害、天然熟、口感好。近到附近村庄、远到青岛城乡,都来采购我们的蔬菜。”夏甸镇青龙夼村党支部候欣慰地暗示,处理了农村多量劳动力就业问题,来这里务工每天能够拿到100多元的工资,既能挣钱又能顾家,村平易近糊口变得愈加充分富脚。”正在臧家村的草莓大棚里,果农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草莓,脸上弥漫着丰收的喜悦。“我们村草莓种植面积达400余亩,现正在大要有200个草莓大棚,种植包罗甜宝、喷鼻野正在内的多个品种。此中,七成草莓销往,天津等地域,年产值预估可达1000万元。”臧家村党支部臧守建说。臧家村种植草莓汗青长久。上世纪90年代末,村里决定将草莓出产做为从导财产来成长,近年来更是成立了臧家村草莓种植专业合做社,取、青岛、烟台等大城市的超市及农产物批发市场签定了供销合同。2013年,臧家草莓获得国度地舆标记认证,同年获得无公害农产物认证。现在,种植户们采用了先辈的温室大棚手艺,无效地节制了温度、湿度和光照等前提,为草莓创制了适宜的发展。因为品种优良、办理科学,结出的草莓深受市场欢送。正在夏甸红薯从产区银山后,四海薯业种植的大棚内翠绿的烟薯种苗正送着暖阳舒展新叶。订单育苗大棚内,呈现出一幅“科技育苗+聪慧春耕”的现代农业图景。合做社取烟台农科院深度合做,专家常年驻点指点,从“苗好七分收”的壮苗培育到病虫害防治,构成科学种植系统。2024年,引入滴灌手艺和9个新品种试验田,包罗美芋莎、济薯35等高附加值品种,亩产不变正在4000斤到5000斤之间。“烟薯25”因“流油蜜薯”特质成为网红产物,种植面积井喷式增加,已笼盖全国市场。“番薯大王”四海薯业合做社理事长原瑞峰暗示:“我们要让红薯苗长成村落复兴的参天大树,让保守红薯财产焕发出强村富平易近的兴旺朝气,用烤红薯的温度,”村落复兴,财产先行。夏甸镇通过搀扶高效农业特色财产成长,招引特色优良农业项目,加强成长潜力,潜心打制特色农业财产,激发了群众创业致富的新动能。泛博农户尝到了种植大棚果蔬的甜头,都争着种、比着种、想着点子种,特色财产复兴之越走越宽,他们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。